KM-banner1.jpg
KM-banner10.jpg
KM-banner11.jpg
KM-banner12.jpg
KM-banner13.jpg
KM-banner14.jpg
KM-banner15.jpg
KM-banner16.jpg
KM-banner25.jpg
KM-banner24.jpg
KM-banner23.jpg
KM-banner22.jpg
KM-banner21.jpg
KM-banner20.jpg
KM-banner2.jpg
KM-banner19.jpg
KM-banner18.jpg
KM-banner17.jpg
KM-banner26.jpg
KM-banner27.jpg
KM-banner28.jpg
KM-banner29.jpg
KM-banner3.jpg
KM-banner30.jpg
KM-banner31.jpg
KM-banner4.jpg
KM-banner5.jpg
KM-banner6.jpg
KM-banner9.jpg
KM-banner8.jpg
KM-banner7.jpg
Shadow

第28屆大祈願法會.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第六堂課(圓滿日)

第28屆大祈願法會.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第六堂課(圓滿日)

三門恭敬,輕鬆喜悅,行持菩提心

發願是好的,如果能義無反顧去實踐,才能真正利益眾生。

原著:阿底峽尊者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1212日下午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旁 祈願法會舞台
藏譯中、審訂:堪布丹傑
聽寫:林柔君
校對:噶瑪楚慶巴嫫

(法王首先給予傳統四加行的口傳)

行菩提心戒(菩薩戒)

今天下午要給予的是「行菩提心戒」。

若常具餘七,別解脫律儀,乃有菩薩律,善根餘非有。

得授「行菩提心戒」所依或基礎是什麼?就是這個人首先要具備七種「別解脫戒」的任何一種。噶當派祖師說:如果不斷除害他的基礎因(十惡),也就無法成就利他的基礎,所以,首先要具備斷惡的戒,因此說需要具備七種「別解脫戒」的其中一種。

另有智者說:如果想要「菩薩戒」更加圓滿,首先需要別解脫戒」。然而一般領受菩薩戒」,並不需要先具有別解脫戒」。我想這當中並沒有矛盾,因為兩種說法都提到先要斷除害他,才可能成就利他,並且至少需要具備「皈依戒」;昨天提到過,皈依法之後的學處,就是不害眾生,是同樣意思。

當以菩薩地,戒品所說軌,從具德相師,受持彼律儀。

有關大乘「菩薩戒」的戒律學處,在不同的經典當中有不同的說法,這部分之後會再解說。「從具德相師,受持彼律儀,這裡說要依靠具備德相的老師,接受菩薩戒。

善巧律儀軌,自安住律儀,堪傳律具悲,當知是良師。

具德上師需要具備什麼德行呢?他要善巧通達菩薩律儀的儀軌;不僅是文字上的領會而已,接著說「自安住律儀,意思是自己要具備戒律。「堪傳律具悲是指上師具備悲心,人品善良。

若努力尋求,不得如是師,當宣說其餘,受律儀軌則。

這裡提到有二種得戒的傳統,就是依師或不依師兩種。例如「別解脫戒」的儀軌,大部分都是需要依靠戒師而得戒的,也就是要在規定人數的戒律師或者比丘僧眾之前領受。

但是,到了「大乘戒」時提到,能依止一位上師當然最好;如果不行,可以依靠律儀自己領受。

如昔妙吉祥,為虛空王時,所發菩提心,如妙祥莊嚴。

妙吉祥莊嚴佛土經》收錄在《大寶積經》當中。「虛空王」在藏文是「阿班讓雜」,可以指虛空,或者指一個地名。總之,過去妙吉祥曾經投生為虛空王的時候,在龍王音足如來前,自己唸誦戒軌而領受了「菩薩戒」,所以是有這樣不依上師得戒的傳統。

佛土經所說,如是此當書,於諸依怙前,發大菩提心;
請一切眾生,度彼出生死,損害心忿心,慳吝與嫉妒,
從今至證道,此等終不起;當修行梵行,當斷罪及欲,
愛樂戒律儀,當隨諸佛學;不樂為自己,速得大菩提,
為一有情因,住到最後際;當嚴淨無量,不思議佛土,
受持於名號,及住十方界;我之身語業,一切使清淨,
意業亦清淨,不作不善業;
自身語心清淨因,謂住行心體律儀,
由善學習三戒學,於三戒學起敬重;
如是勤清淨,菩薩諸律儀,便當能圓滿,大菩提資糧。

這一部分,就是領受「行菩提心戒」的儀軌;可以依止上師,或者不依上師而得。

菩薩戒」戒條數目,經論說法各不同

菩薩戒」的戒條數目,經論中有許多不同說法,例如深密善巧方便經》、《虛空藏經》是一種說法;在屬於論典的《菩薩地》的戒律品又有另一種說法;這部論在藏地被認為是無著菩薩所撰寫,漢地認為是彌勒菩薩著作。雖然戒條有些差異,但智者們認為,戒條互相融攝,因此沒有矛盾。智者們解釋說,這是因為弟子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戒條。如上根器的弟子,有十八條根本墮罪,中根器弟子有四條,下根器弟子則有一條。漢地的戒法,主要依據由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梵網經》,當中則是提到「菩薩戒」的十種根本墮罪。《菩薩地》的戒律品在漢地有許多譯本。另外在《優婆離尊者請問經》,佛陀特別提到在家眾的「菩薩戒」,這在藏文當中沒有,漢文當中有,其中提到六種根本墮罪。不同的經典或論典都有各自的「菩薩戒」戒條。

漢傳佛教弘傳最廣的「菩薩戒」戒條,是出自於《梵網經》。之後,又以唯識,也就是瑜伽行派的戒律傳承為主;西藏也分為中觀跟唯識的不同菩薩戒」傳承。譬如說薩迦派的大師,還有其他傳承的上師們,他們有的是傳承至唯識宗,有的是中觀宗。在噶當派裡面也有這樣不同的分法。總之漢傳佛教中,唯識瑜伽行派的菩薩戒條,和《菩薩地》戒律品所談到的戒法是一樣的。

漢傳佛教針對持戒的方式有一種說法,就是一個初學者,應該先學習《菩薩地》戒律品的戒法,接著再深入學習《梵網經》中的菩薩戒法;這種學習次第,也是不錯的。

因此,之前提到了藏傳佛教當中,分有唯識和中觀不同傳承的「菩薩戒」;還有依照弟子根器不同的「菩薩戒」。總言之,所有戒法都應該學習,但是我們要依照自己的情況學習。「菩薩戒」的修學,比較沒有那麼嚴格,當然,我們受戒之前先要學戒,了解「菩薩戒」的功德利益,並且看看菩薩戒」的戒條是什麼,自己能否持守;能持守的,就盡力先去持守,逐漸修學、持守更上層的戒法學處。

受持「菩薩戒」,不造十八種墮罪

一般最普遍流傳的說法,就是「菩薩戒」的十八種墮罪,這是從《方便經》、《菩薩地》和《虛空藏經》歸納而成。想要領受「菩薩戒」的法友,希望將來可以好好了解這菩薩的十八個戒條:

第一個墮罪:為了得到名聞利養而自讚毀他。

第二個墮罪:因為吝嗇而不肯給予他人佛法,或者是財寶。

第三個墮罪:不肯原諒別人,不肯接受別人懺悔,對別人過錯懷恨在心。

第四個墮罪:捨棄大乘法。

第五個墮罪:搶奪三寶財物,意思是搶奪佔有那些供養三寶的財物。

第六個墮罪:捨棄正法,也就是謗法。

第七個墮罪:傷害僧眾。

第八個墮罪:造作五無間罪。

第九個墮罪:生起邪見,最主要就是毀謗因果。

第十個墮罪:毀壞國家、城鎮等等,這種是國王與大臣容易犯的墮罪。

第十一個墮罪:對於不適合聽聞空性的人,對他們講說空性法。

第十二個墮罪:令人毀退無上道,意思是對於一個正在尋求菩提果位的人,你告訴他說:啊 ,你不需要去這麼做,這樣太辛苦了,你要花很多劫的時間修持…」等等,讓他放棄追求菩提佛的果位,使他退失了信心跟道心。

第十三個墮罪: 讓別人捨棄別解脫戒」,譬如跟一個二乘的行者說:「啊,『別解脫戒』不會帶領你證悟佛果的。」

第十四個墮罪:輕視二乘,意思是刻意去輕視那些持有二乘見解並且修持二乘法的人。

第十五個墮罪:欺騙別人說自己證悟了空性,妄說自己證悟了空性。

第十六個墮罪:又是提到侵占僧眾的東西,但和第五條有些不同,這裡是說將供養在山上閉關實修者的財物,用在聞思的佛學院當中, 這也是犯戒的。

第十七個墮罪: 刻意傷害僧眾,制定對他們不利的法律或規矩。

第十八個墮罪: 捨棄「菩提心」,這和捨棄眾生的意思是一樣的。

以上就是菩薩的十八種根本墮罪。至於我們要如何持守?如何謹慎不違犯?希望各位以後有機會多去讀誦,多去了解而修持,我在這裡也沒有辦法講得太細。

接著是要給予「菩薩戒」,也就是「行菩提心戒」。如同之前所說,我們可以僅僅是發願,這種發願也是很好的,然而僅僅發願,有的時候還不夠;無量的佛菩薩們,為了眾生都在發願,但是這樣的願無法產生實際的利益。因此,我們要讓如此難得、殊勝的願望,得以實現。如何讓它實現呢?你必須以實際的行動讓它實現,這個就是「行菩提心」的意思。《入菩薩行論》說:欲行與趣行,差別易了知,願行次第別,智者應當知。」就好像你發願想要前往菩提迦耶,這是「願菩提心」;而你真正踏上了旅程,朝那個方向開始行走,這就是「行菩提心」。

由於我們隨時口中都會唸誦願眾生得到快樂跟快樂的因」,因此,當我們有機會利益別人的時候, 就會心甘情願。所以,我們應該以真正的行動,例如六度、四攝法的行持去幫助別人。

例如環保,也是六度的一種修持。創古仁波切曾在第一屆環保會議上提到:環境保護,它是一種具備善巧的方法,是屬於十度當中的方便度。為什麼環保是善巧的方便法呢?有時我們放生,不論是幾百、幾千或者上萬生命,然而如果你能夠好好地保護、愛護環境,就能救護更多的生命。好比在藏地,或者在座很多是喜馬拉雅地區的人民,如果你們都能夠愛護環境,守護山林,保護河川源頭的清淨,保護不讓雪山融化,其實你就是在利益雅魯藏布江等河流當中無量的生命,更廣一點,也就是在利益所有河川流過地方的生命。」因此實際的行動非常重要。

真正菩薩行,善小也不放棄

有時唸一唸「願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這句話,已經變成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方式,就好像覺得自己沒什麼用而感到壓力時,唸唸這句話,壓力就能舒緩一下。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你必須去實踐利他才行。

剛開始,我們的確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圓滿的「菩薩行」。譬如說能夠將自己的頭、目、手、足布施出去,我們當然做不到;其實初學者也不被允許這麼做。經典中說,如果你要布施手腳,需要圓滿具備很多條件,例如發心圓滿,時間跟地點等等也都要圓滿才行,不是馬上就給的。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布施了他的眼睛,但他有能力一說真實語,又出生新眼睛。你必須有這樣的能力才可以做布施,不然給了又後悔,善功德也會毀壞;因為失去了眼睛,沒辦法繼續修持,之後如果還後悔,那麼這個善業也浪費了,還不如用你健康的眼睛多做一些善行。

因此,真正的「菩薩行」,不在於做的有多大、多了不起,而是應該不放棄任何微小、簡單的善行,把握這些菩薩行」開始去做,也會比較有希望完成。希望大家這樣去思維。

再次的提醒大家,我們這次是在釋迦摩尼佛成道的地方。佛陀圓寂前曾說:「沒有辦法親眼見到我,或者聽聞我說法的人,如果能夠前往我過去成道、弘法的地方,或者有我舍利的地方祈請發願,就跟見到我是沒有差別的。」今天,其實我們都一同見到了佛陀,只要我們具備信心,就跟親見到佛陀是一樣的。

如果虔誠心不夠,那麼就算頭上有頂髻、足底有法輪的佛陀來到你的面前,也無法調伏我們的心;不僅如此,我們還可能成為像提婆達多一樣毀謗或者傷害佛陀的人,或者成為提婆達多的朋黨。宗喀巴大師的弟子間阿瓦曾說:「我們的業力實在太重,但是能把上師看成是個人,就已經不錯了;竟然沒有把上師看成是狗或驢子,實在是稀奇喔。」

三門恭敬,受持「行菩提心戒」

我們要知福惜福,好好把握現在幸福快樂的時光,然而不僅是沉浸於這樣暫時的快樂,更要讓這個善因緣,成為帶給你究竟喜樂的因。我相信在這樣的聖地,一點小小的善行,都能圓滿很多的功德。

因此,想要領受「行菩提心戒」的人,請大家身體保持恭敬的姿勢,譬如說胡跪(編註:左腳單腳跪下)、合掌,語言上也跟著唸誦,同時心上具備恭敬之心。

所謂心的恭敬,是指思維具備善巧方便的佛陀,感念他的恩德,同時也要感念菩薩們為了眾生,以大悲心不辭辛勞的利益我們,這些都是要感恩的。帶著這樣感恩的心然後跟著唸誦戒文。

如果沒有辦法胡跪的,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一念恭敬心。

這時候不用想太多,例如我做不到」「我無法承擔」等等,下定決心就去做,能成自然就會成的。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不可能一開始就熟悉或精通,每個人都一樣,自己用走的,別人也是用走的。總之要用心,盡力就好。其實佛菩薩們開始也跟我們一樣,是一介凡夫,然而,他們具備勇氣、信心,因此能夠有所成就。所以,現在我們要發起勇猛心,直下承擔,將來就能和佛菩薩一樣的。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請鑑知我。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剛剛唸了第一遍,接著是唸第二遍。

不好意思讓你們跪太久,所以我不講太多。總之,以前我在西藏的時候,不會常生氣,但也不是完全不會生氣,因為我還是個人嘛,如果是一個完全不會生氣的人,那可是個怪人了。所以,我在西藏的時候,偶爾是會生氣的。來到印度之後,周圍的環境更複雜,發覺自己變得很容易生氣,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生氣。我覺得這真是不好,每次生氣之後,都很後悔。雖然這麼想,但之後碰到一些不歡喜的事,又會生氣。

隨喜不動佛,不對有情起嗔心

之後,我開始專注於不動佛(亦名無嗔佛)法門的學習和研讀。《不動佛國經》記載,無量過去劫中,大目佛出世。當時的一位比丘就問佛陀:什麼法門是生起『菩提心』最重要的方法?」佛陀說是不動佛的法門,因為這是一個無嗔的法門。所以,當時那位比丘就發願:從今天起直至未成佛前,我對眾生都不起嗔心。當他發完這個願望之後,經典記載,在他身邊的比丘眾讚嘆他的發心,並且稱他為無嗔。同時,大目佛也授記這位比丘,從有學道直到證得無學的果位前,都得名為無嗔( 不動)。

讀到這段記載,我很感動,這位比丘真是了不起,他不是發願幾天、幾個月,甚至不是一生中無嗔,他發的願是未成佛前都不生氣呢!就我個人來說,來生也不曉得會投生到哪去,但至少可以在今生當中,發願不要生氣;看看那位比丘,他是發願未成佛前都不生氣,我們短暫的一生當中,更應該好好發願,也更可能做到。所以當時我就這樣發了願,未死之前,我都不要生氣。二、三年之後,似乎也真的沒怎麼生氣,但是未來如果生氣,那就不好了。

勇敢發大願,每天憶持所發願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發了太多的願望和誓言,最後都忘了發過什麼誓言。所以我想到一個方法,找一台錄音機,把自己的願錄下來存證。它有自動播放功能,只要你快犯錯、生氣的時候,它就會自動播放以前所發的願。如果有這種錄音機,真是太好了。但是當然不會有這樣的機器,所以每天我都會再次地發願,一再提醒自己的願望,長時間、不斷地提醒自己,養成習慣後,我發覺還真的有些用處。過去的佛菩薩們,他們也是這樣子慢慢薰習跟學習,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不要害怕發願,甚至要有勇氣發大願,例如隆堆喇嘛仁波切就曾說過:我們要發「我今天就要成佛」的願。

總之,我們現在也要具備這種大的勇氣發願:過去、現在、未來的佛菩薩所沒有調伏的眾生們,我要度脫他們。也不說太遠,就像跟自己有緣的父母、親人、朋友,我發願要成為能夠引領他們解脫的舵手,帶領他們出離輪迴、痛苦的大海。跟著唸: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請鑑知我。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這是唸完了第二遍。接著是要唸第三遍。

當一唸完第三遍的時候,心中要想自己得到菩薩戒了。

我們沒有人喜歡煩惱,也都不喜歡生氣、嫉妒,但是僅僅嘴上說不喜歡它也沒用啊,你必須要充實自己,讓自己有些力量才行。所以現在,當我們發起「菩提心」,心中已經具備了一個有力量的東西,就是菩提心」珍寶,它是你最大的救護,能夠幫助你出離痛苦,同時也是最能夠利他的珍寶。現在你心中要想:我具備了這樣的「菩提心」珍寶。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請鑑知我。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大家請坐。生起「行菩提心」之後, 接著是要生起歡喜。首先因為自己得到這麼大的珍寶而歡喜,同時,也為其他眾生而歡喜,因為藉由「菩提心」的生起,我們將一切眾生視為朋友和親人。

學習菩薩戒,可依個人情況調適

領受「行菩提心戒」之後,接著應該學戒。就像之前提到過,從《菩薩地》、《方便經》或者《虛空藏經》中歸納而成菩薩的十八種墮罪,不同的經典有不同的說法,所以大家要看自己的情況去持守。按照自己的能力是什麼意思呢?譬如四種根本墮罪,以漢傳佛教來說,一開始學習「菩薩戒」的時候,有很多典籍可以學習,大概有五、六種,可以看自己的情況去學習,然後看要持守什麼戒法。

菩薩戒」跟「別解脫戒」不太一樣。「別解脫戒」,主要是為了一生中得到阿羅漢果位。而「菩薩戒」的持守時間,是直到未成佛前都要持守,所以「菩薩戒」是不可以太封閉的,或者說太嚴苛的,換句話說,「菩薩戒」是比較寬容的戒法。所以戒律中提到,就算違犯了「菩薩戒「根本墮罪,只要「願菩提心」沒有捨棄的話,你還是可以再次領受「菩薩戒」。但是「別解脫戒」就沒有這樣的開許。菩薩戒」是以大悲心為主,是一個方便善巧的戒法。相信大家只要盡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止觀禪修

禪定所得神通,是利他的方便

福智為自性,資糧圓滿因,一切佛共許,為引發神通;
如鳥未生翼,不能騰虛空,若離神通力,不能利有情;

這裡提到,如果沒有神通,你就沒有辦法方便善巧地利益眾生。我之前提到過,因為不具備神通,可能就沒有辦法真正知道別人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加關心,更加謹慎、認真的去面對眾生的問題,不然,或許不僅沒有利益眾生,反而會傷害到眾生。我也盡力去認真面對眾生的問題,但總覺得做的不夠,似乎只是做作樣子而已,並沒有真正能夠做到「菩薩行」,但是我想各位是能夠做到的;當然如果各位有神通的話,請你用神通去利益眾生,因為你可以很容易知道對方需要什麼,知道別人的問題,知道別人的苦樂而幫助他。

具通者日夜,所修諸福德,諸離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如果於神通得到自在,可以飛騰往來於各種淨土等等,總之一個菩薩能夠有很多這種特殊能力,是我們凡夫做不到的。若欲速圓滿,大菩提資糧,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這裡說依靠九次第定,或者止的禪修而生禪定。大手印禪法當中也提到很多能夠成就神通的止的方法,同樣在密乘當中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

止的禪修:看著自己的心,恢復本來的寂靜

止支若失壞,即使勤修習,縱然經千載,亦不能得定;
故當善安住,定資糧品中,所說諸支分,於隨一所緣,
意安住於善,瑜伽若成止,神通亦當成。

定資糧品》是阿底峽尊者的某一位上師所寫的。

止」的意思就是讓心靜下來。一般人會說:「哦,讓心靜下來很困難。」然而真的是因為太難而不知道如何禪修呢?還是因為太簡單而不知道如何禪修呢?一位弟子曾經這樣問過一位禪師,這位禪師就說:啊,就是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不知道如何禪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一個人的本質都是寂靜、自然無造作的。但是,因為我們太習慣散亂於造作、不自然的各種煩惱跟妄念當中,所以沒有辦法回到原本寂止的自性。因此當你聽到「放鬆」時,反而會覺得更加「緊繃」。

就像我自己不常笑。一些團體來見我,要照相的時候,都會說cheese,那麼牙齒就露出來像笑一樣了。但是因為平時不習慣笑,所以一照相說要cheese的時候笑容就很僵硬,反而更難看。其實笑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但是對我來說卻是一件挺難的事;所以其實禪修它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那就是你的本能,就是放輕鬆,自然、平靜就好。心不過於外散,也不過於像內緊繃;有時候太刻意禪修,就像把一顆球用力往水下按壓一樣,結果卻反彈的更高。不如把球靜靜地放在那兒。我們的念頭就像那顆球,你不要太用力去壓抑它,當然也不是完全昏沉沒有覺知,這樣也不行。你是要帶著清晰的覺知,覺知你的念頭,放輕鬆,這樣子,就是止的禪修。

觀的禪修:顯空雙運,同時看清顯相與實相

離慧度瑜伽,不能盡諸障,為無餘斷除,煩惱所知障,故應具方便;
修慧度瑜伽,般若離方便,方便離般若,俱說為繫縛;
故二不應離,何慧何方便,為除諸疑故,當明諸方便;
與般若差別,除般若度外,施波羅蜜等,一切善資糧;
佛說為方便,苦修方便力,自善修般若,彼速證菩提;
非單修無我,遍達蘊處界,皆悉無有生,了知自性空;
說名為般若,有則生非理,無亦如空花,俱則犯俱過;
故俱亦不生,諸法不自生,亦非他及共,亦非無因生;
故無體自性,又一切諸法,用一異觀察,自性不可得;
定知無自性,七十空性理,及本中論等,亦成立諸法;
自性之空性,由恐文太繁,故此不廣說,僅就已成宗;
為修故而說,故無餘諸法,自性不可得,所有修無我;
即是修般若,以慧觀諸法,都不見自性,亦了彼慧性;
無分別修彼,三有分別生,分別為體性,故斷諸分別;
是最勝涅槃,如世尊所云,分別大無明,能墮生死海,
住無分別定,無分別如空;

入無分別陀羅尼亦云,

佛子於此法,若思無分別,越分別險阻,漸得無分別;
由聖教正理,定解一切法,無生無自性,當修無分別;
如是修真性,漸得暖等已,當得極喜等,佛菩提非遙。

這一段都在講「觀禪」。由於觀禪跟空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談到空性了。然而,我自己對空性,也無法講的透徹;過去的中觀、唯識的大師們,互相之間有著豐富的論辯和著作,我能夠講出的,只是皮毛而已。但是,既然講到這個部分,還是需要簡略的說一說。

顯相本身,就是空性

在《洽切國王教誡經》中,佛陀對名為洽切的國王教誡道:「為何內外一切法,捨本不能得空性?」意思是我們不可能捨棄有法本身而找到法性、空性,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捨棄「僅是顯相」,而尋得空性。

佛陀接著說明:「顯相即為空性故。」意思是,顯現的當下就是空性,空性並不是藉由理智分析或觀察而造成的。比如說一個瓶子,有些人以為瓶子實有存在,卻又不滿足於這個情況,覺得它的背後一定有什麼其他東西存在,所以藉由分析觀察,發現原來所謂的瓶子,只是「寬肚、能裝水、有腳的、具有功用」的一個事物而已,他們誤以為:瓶子未經觀察時,是實有存在的,透過觀察後,就成為了空性。事實並非如此,而是瓶子顯現本身,就是空性,這即是經典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在螢幕當中看到自己的畫面,你會覺得那就是你。但是你真的在螢幕裡面嗎?並沒有。但是是否就完全沒有呢?也不是,因為你的影像的確清晰地顯現在螢幕中,它是由各種器材因緣和合而成的。所以說「似現非有故無生」,我們經驗到的各種相似的顯現,並沒有任何真實性,其本質就是無生。然而因說,通常還是會先從否定的方式來破除執著,這種方式稱為觀察修」。在《密勒日巴尊者傳》中也有提到,禪修當中的觀察修,就是用邏輯分析來破除執著的禪修方式。這是很重要的。

空性,就在生活中

有時我們會覺得空性是一種深奧的哲理,好像跟生活沒什麼關係,其實並非這樣。空性其實就在生活中,應該學習認識它,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人就是因為不懂得空性的道理,結果自我意識愈來愈強,心中只有自己。我們應該想一想,這種認為自我「獨立而實有存在,並且不需要依靠他人」的執著是正確的嗎?放大心胸去想,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你的呼吸也好、一切的食衣住行,都需要依靠別人的。尤其現在都說民主,強調自由和人權,這和佛法並不相違,這是好的,但是如果你過度傲慢、自我,心中想:啊,我才不管別人咧,我想做什麼都可以的話,這就違背了佛法;我們應該知道,自由民主並不是一種放肆。

曾經有一位尼泊爾的國王,在他開始實施民主的時候,有一天走在路上,看到有個人躺在路中央,阻礙了交通,所有人都在圍觀,結果那個人說:不是說民主自由嗎?那麼我就可以躺在大路上睡,你管我那麼多!」這時,突然一個人走過來,用力打了躺在地上的人一巴掌。躺著的人生氣的說:「你幹嘛打我一巴掌?」也聽那個人說:不是自由民主嗎?你管我為什麼打你呢?」如果民主變成是這樣,那可沒意義了。

真正的自由跟民主,是建立在責任感之上。一個國家的領導,他要對人民負責,他必須清楚知道人跟人之間的關聯性,這是很重要的,如果領導人自我傲慢,那是無法治理好國家的。同樣,在座的各位,我也希望你們能夠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當中,認識到人與人的緣起和空性的義理,那會很好。或許我們沒有辦法馬上契入空性的證悟,但是,僅僅是具備緣起性空的一點點了解,都會對你的工作很有幫助。尤其現代人愈來愈忙,壓力也愈來愈大,空性的見解能夠打開你的心,讓你放鬆一些。

佛陀開示的「四法印」提到諸法無我」(萬法的本質為空性)。印的意思是結合套用,因此意思是要把空性義結合、套用在生活當中。然而,我們常常反被世俗的幻象給蒙蔽覆蓋,因此,現在我們應該反過來,要把空性之印蓋在這些幻象上,方法就是對於空性生起確信、定解。這時候,你了解到,各種世間的幻象和混亂,包括因之而造成的壓力,並非真實,因此而得到了自在。你能夠隨時在顛倒迷惑的幻象上蓋一個大印:「這是空性,不是真實的!

深觀空性,莫忘微細因果

除了空性之外,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詞叫做「緣起」。緣起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也就是萬法的本質雖然是空性的,但是,緣起的因果法則它並不是空的,是真實的。有的時候說太多空、空、空,結果就把因果呸」的一聲丟在一邊,滿不在乎,這樣可是不行的。帝洛巴大師曾經對那洛巴說:「一個還未證悟空性的人,絕對要重視緣起、謹慎因果。」同樣,後來藏地如同幢幡頂嚴的中觀論師:宗喀巴大師,曾經文殊菩薩就對宗喀巴大師授記敦囑因果的重要。可以說藏地的祖師們,或者漢地的大德們都會告訴我們要重視因果。

禪宗有一個故事,曾有一個僧人說:「無色、聲、香、味、觸。」另一個僧人打他一巴掌說:真的是無色聲香味觸嗎?」他回答說:「哦,是、是、就是這一個,說他是無,但還是能夠清晰感受得到。」所以真實的空性不會落入無邊,也不是掉入有邊,而是顯空雙運的中道。

祈壽法會,感謝傳承三大仁波切恩德

由於明天有灌頂,所以我將此論當中有關密乘的內容挪到明天再講,所以今天就不結束這個課程。

明天要給予的是蓮花生大士的灌頂。為什麼要給這個灌頂呢?因為過去的藏王赤松德贊、靜命大師和蓮花生大士,對我們藏族的恩德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如此殊勝因緣的和合,使得藏地的佛教得以興盛。尤其是,蓮師降伏了藏地的妖魔,使得藏地的僧團能夠無礙的興盛,可以說藏族和所有喜馬拉雅地區的人民,都跟蓮師法門有著深厚的法緣並信仰蓮師,因此安排了這次的灌頂。

本來想灌頂的時候不要網路直播,因為灌頂給予網路直播有點奇怪。但是,昨晚我又想:沒關係,還是網路直播吧!希望這樣的內容能夠對大眾有些利益;如果有什麼罪業就由我來承擔吧。

接著我還要做一個宣布。今年是第一世大寶法王 杜松虔巴誕生九百週年,也是第二十八屆祈願法會。屆此機會,我們不僅憶念過去祖師的恩德,並且感謝現在住世大師們的恩德。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因此,在八天祈願法會的最後一天早上,我們會唸誦〈十六羅漢禮供文〉。屆時會迎請岡倉噶舉的三位長老:怙主創古仁波切、怙主天噶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為他們祈請長壽住世。三位長老不僅對於岡倉噶舉傳承有著大恩,對於我個人來說,更是具有無比的恩德。因此,我籌備了這樣一個顯密結合的供養祈壽法會。

顯乘的內容,依據《俱舍論》中記載得到神通和心自在的阿羅漢們,他們加持延壽的方式;此外,還有律典的方式。密乘方面,當然也有很多長壽灌頂和儀式。這樣顯密融合的長壽法,內容其實只有一頁紙。程序首先是顯乘的儀軌,會請長老們站起來,之後又需要坐下,並且安住於禪定等儀式;之後則是密乘的儀軌,也就是長壽灌頂。三位長老仁波切,長久以來不辭辛勞的為了佛教、為了眾生而奉獻,做弟子的我們,要感念他們的恩德,並且祈願長老能夠長壽住世。

此外,我將三位長老仁波切的行儀、傳記,還有傳記當中最殊勝的開示法教,同時附上許多珍貴照片,編輯成三本長壽書。紅色本是《經教大海》,是創古仁波切的祈壽專刊;藍色的這一本則是竹清嘉措仁波切的專刊,書名是《大樂舞者》;白色這一本是天噶仁波切, 書名是《見傳寶藏》。

這三本書的編撰上,我盡了一些心思和努力,但是沒有做太多。主要是很多法友參與了此書的編輯,名字我就不多說,例如編輯、校對、印刷人員等等,書後都有他們的名字。他們日夜努力,帶著感恩三位長老之心,歡喜編輯了這幾本書籍。

本來計畫在最後一天,也就是22日祈壽法會當天,再宣布有這一套書,並且首先供養三位仁波切,之後再供養贈送給其他與會的仁波切喇嘛們,之後再跟大眾結緣義賣。但是22日許多人都先走了,可能太遲,因此決定明天就開始跟大家結緣。所以明天下午,各位法友就能在義賣處請購此套專刊。義賣是希望未來能夠再版印刷,並且出版更多的書籍。

這三本書是套書,此次不能分開請購。因為我希望大家同時看到三位仁波切的殊勝功德。

接著,容我念一下已經在網路上刊登的「啟建三位仁波切長壽祈請法會公告」,這篇文章很重要:

當今,岡波涅囊(噶瑪岡倉)實修傳承的講說與修持,由於時間、地理環境和人事的改變,而落入令人感慨的狀態。在這關鍵時刻,已成就護持法教大願的聖者們,猶如及時雨一般,以菩薩人身相示現於世間,承擔起利益教眾的深廣大任,駐留世間,引導無依弟子趨入無誤正道,恩德如山,難以言表。

依怙主創古仁波切、金剛上師天噶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三位傳承長老,一生以聖者的行誼示現,為了利益教眾,仍然慈悲住世。為了禮讚他們崇高的行誼和浩瀚功德、敦請他們繼續轉法輪並全然圓滿他們的慈悲大願,尊勝的大寶法王 噶瑪巴和心子將於1222日第28屆噶舉祈願法會第八日,在菩提迦耶金剛座前,在僧眾海會中,修誦十六羅漢禮供文〉,並向三位仁波切進獻顯密融合的特殊長壽法。尊勝的大寶法王 噶瑪巴並將賜予三位仁波切各一份讚揚書。

尊勝的大寶法王 噶瑪巴已做如下的指示:

敬請世界各地,從東方到西方,與三位仁波切有關的所有寺院和佛學中心及和他們具有法緣和三昧耶戒的弟子們,不論身在何處,不論遠近,都能共同參與,在20101222日當天早上,6:00-8:30(印度時間)全球同步,虔誠地修誦十六羅漢禮供文〉及祈請文。無法如此做到者,則請持誦長壽佛的短咒或長咒以祈求上師長壽,修誦金剛薩埵以去除三昧耶戒上的任何瑕染,並修持蓮花生大士祈請文以去除障礙。此外,眾人也應以至誠的信心,累積持誦三位仁波切既有的長壽祈請文,以及今年為祝壽法會而特別撰作的長壽祈請文。

請大家認真做到。

噶舉祈願法會籌備委員會

2010118

我希望藉由這樣的祈壽法會,看到過去和現在的祖師大德們利益眾生的行誼,那些不止是歷史故事,而是從我們每個人現在還住世的恩師身上,都可以看到無比殊勝的功德。

如果波卡仁波切還住世的話,我也應該要祈求他長壽,但是他已經圓寂。回想當年因為波卡仁波切的圓寂,我倉促地接下了祈願法會工作,這麼多年來,如果有任何善功德,我希望能夠一點點圓滿怙主波卡仁波切無量的慈心悲願。我相信仁波切現在正在虛空法界看著我們吧!每當我做了一點點善行,我都好想讓仁波切知道,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因為他已經圓寂。在這裡我發願祈請,希望仁波切盡快乘願再來。希望各位也一起這樣發願,或許明年,可能會有一些紀念波卡仁波切的活動,但還不一定。

今年的三位長老,是我們岡倉噶舉傳承中最年長的;同時佛行事業也是最廣大的,因此特地為他們舉辦祈壽法會,未來,我也希望陸續能為其他的尊貴上師們,舉辦這樣的祈壽法會。

總之,我希望大家隨時保有一念感恩的心,都能依止上師的行儀、跟隨他們的腳步,好好修持。也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夠做讓上師歡喜的事情。謝謝大家!

迴向

勝菩提心寶,未生令生起,生起不退轉,願輾轉增長。

大祈願法會課誦本》第389頁,〈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長期勤奮二資糧,積聚如廣虛空者,
無明智盲諸眾生,我願成佛去接引。
未登佛位生生世,文殊師利慈攝持,
聖教次第大道全,諸佛歡喜願修行,
自我如實證道義,善巧方便勇猛慈,
清除眾生蒙昧垢,惟願永持佛聖教,
佛教至寶未普及,或普及後又衰沉,
以大慈悲動心意,惟願能明利樂藏。
佛弟子等殊勝事,善修菩提道次第,
賜吉祥與解脫眾,為願永護佛本行,
能撰善道藉順緣,能除逆緣人非人,
惟願世世不脫離,佛陀稱讚菩提道。
於無上乘十法行,如儀精進修行時,
諸具威力常作助,願吉祥海遍各處。